小儿感冒中医诊疗指南.pdf

格式: pdf 页数: 3 文件大小: 0MB 侵权/举报
小儿感冒中医诊疗指南.pdf

小儿感冒中医诊疗指南.pdf

格式: pdf 页数: 3 文件大小: 0MB
小儿感冒中医诊疗指南.pdf 第5卷第1期 2009年1月 中医儿科杂志 J.PEDIATRICS OF TCM 强垣5 No.1 Jan.2009 ·诊疗规范· 蓦辅!蠢辩妻 为了适应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的顺利开展。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 中医药学会的委托,正在开展《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的编写工作。本指南编写在于规范儿科 常见病的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中医标准化处理策略与方法,促进中医儿科临 床诊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了高质量完成这一任务,本刊特选载<小儿感冒中医诊疗指南》 一稿,进一步广泛征求同行意见。请您与文章的第一作者联系。 ,J、JL感冒中医诊疗指南 艾军。汪受传,赵霞,韩新民,戴铭,李燕宁,王力宁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1 范围 本指南制订T'I'JL感冒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感冒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感冒(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o 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 临床以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 特征。 3诊断 3.1诊断要点 3.1.1病史 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与感冒病人接触,有感 受外邪病史。 ‘ 3.1.2临床表现 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感冒 伴有兼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问痰鸣;脘腹胀满、 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不调;烦躁不宁、惊惕抽 风等表现。 3.1.3特殊类型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 软腭等处有2—4 mill大小的疱疹。咽结合膜热以 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3.1.4血象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 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3.2鉴别诊断 感冒与急性传染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多种急性 传染病的早期都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麻疹、百日 咳、水痘、幼儿急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 行性乙型脑炎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以及病情演变特点等加以鉴别。 4辨证 4.1 主证 4.1.1风寒感冒证 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痰 稀白易咯,面色自,头身痛,口不渴,咽无红肿疼痛,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4.1.2风热感冒证 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鼻塞,流浊涕,喷嚏, 咳嗽,痰稠色白或黄,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 宁,头痛,口渴,咽红肿痛,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 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4.1.3暑邪感冒证 夏季发病。壮热,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 喷嚏,身重困倦,面色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 收稿日期:2008—09—10;修回日期:2008—09—11 作者简介:艾军(1963一),女,教授。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小儿温病。 一1一 万方数据 第5卷第1期 2009年1月 中医儿科杂志 J.PEDIATRICS OF TCM V01.5 No.1 Jan.2009 咽红肿痛,El渴欲饮或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呕 吐,泄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指纹紫 滞。 4.1.4时疫感冒证 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高热寒战,头晕头痛, 鼻塞,喷嚏,咳嗽,面目红赤,哭闹不安或烦躁不宁, 咽红肿痛,无汗或汗出热不解,肌肉骨节酸痛,腹胀 腹痛,或有呕吐,泄泻,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黄 腻,脉洪数,指纹紫滞。 4.2兼证 4.2.1夹痰证 感冒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舌苔厚 腻,脉浮滑或滑数。 4.2.2夹滞证 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气秽臭,恶心 呕吐,吐物酸腐,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 结,舌苔垢腻,脉滑。 4.2.3夹惊证 感冒兼见惊惕、惊叫,烦躁不宁,甚至骤然两目 凝视,肢体抽搐,口唇发绀,舌质红,脉浮弦或弦数。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感冒治疗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则。临床上应 区分主证和兼证辨证论治。治疗主证时根据不同 的证型相应治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暑化湿及 清热解毒。治疗兼证时应在解表的基础上,分别佐 以化痰、消导、镇惊之法,其中兼有寒痰者宜宣肺化 痰,兼有热痰者宜清肺化痰。同时,因/J、JL为稚阴 稚阳之体,过汗则耗伤津液,甚则损伤心阳,不利病 愈,反致病深转重,故在解表之时发汗不宜太过。 如为体虚感冒者可用扶正解表法治疗。本病除内 服汤药之外,还常用中成药治疗,也可配合使用外 治疗法。 5.2分证论治 5.2.1主证 5.2.1.1 风寒感冒证 治法:辛温解表。 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白芷、桔梗、白 前、桂枝、葱白、淡豆豉等。 加减:头痛明显者加葛根;恶寒无汗者加麻黄; 呕吐者加半夏、生姜;夕h寒里热者加黄芩、板蓝根。 一’—— 5.2.1.2风热感冒证 治法:辛凉解表。 主方:银翘散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淡豆豉、 荆芥、桔梗、甘草、淡竹叶、桑叶、大青叶等。 加减:高热者加栀子、黄芩;咽红肿痛者加蝉 蜕、蒲公英、玄参;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生大黄。 5.2.1.3暑邪感冒证 治法:清暑化湿。 主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常用药:香薷、荷叶、金银花、连翘、薄荷、藿香、 佩兰、淡豆豉、白扁豆、六一散等。 加减:偏热重者加黄连、栀子;呕吐者加半夏、 竹茹;泄泻者加葛根、黄芩、黄连、苍术。 5.2.1.4时疫感冒证 治法:清热解毒。 主方: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荆芥、羌活、薄荷、栀子、 黄芩、板蓝根、桔梗、牛蒡子、贯众、甘草等。 加减:高热者加柴胡、葛根;恶心、呕吐者加竹 茹、黄连。 5.2.2兼证 5.2.2.1夹痰证 治法:风寒夹痰者宜辛温解表,宣肺化痰;风热 夹痰者宜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主方:风寒夹痰者荆防败毒散合二陈汤、三拗 汤加减;风热夹痰者银翘散合桑菊饮、黛蛤散加减。 常用药:风寒夹痰者常用麻黄、荆芥、防风、苏 叶、桔梗、白前、杏仁、半夏、陈皮等;风热夹痰者常 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桑叶、大青叶、 菊花、黛蛤散、浙贝母、瓜蒌皮等。 5.2.2.2夹滞证 治法:疏风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主方:风寒夹滞者用荆防败毒散、风热夹滞者 用银翘散为基础,均加用保和丸加减。 常用药:风寒夹滞者常用荆芥、防风、苏叶、桔 梗、白前、半夏、陈皮、焦神曲、焦山楂、莱菔子等;风 热夹滞者常用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桑 叶、大青叶、焦神曲、焦山楂、槟榔等。 5.2.2.3夹惊证 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主方:银翘散合镇惊丸加减。 万方数据 第5卷第1期 2009年1月 中医儿科杂志 J.PEDIATRICS OF TCM VoL 5 No.1 Jall.2009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蝉蜕、防 风、板蓝根、钩藤、僵蚕、白蒺藜等。另加用d,Jb金 丹片或小儿回春丹。 5.3 中成药 (1)d,JI,感冒颗粒。1岁以内每服6 g,1~4 岁每服6一12 g,5—8岁每服12一18 g,9一12岁每 服24 g,均1日2次。用于风热感冒证。 (2)双黄连颗粒。l一3岁每服2.0-2.5 g,4岁 以上每服2.5-5 g,均1日3次。用于风热感冒证。 (3)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服5—10 mL,1日2 次。用于暑邪感冒证。 (4)清开灵颗粒。l一3岁每服3 g,4岁以上每 服6 g,均1日2-3次。用于时疫感冒证和夹惊证。 (5)午时茶。每服2.5 g。1日2—3次。用于 风寒夹滞证。 (6)清热化滞颗粒。l一3岁每次l袋,4—7 岁每次2袋,8岁以上每次3袋,均1日3次。用于 风热夹滞证。 (7)d,Jb金丹片。l岁以上每服0.6 g,1岁以 下每服0.3 g,均1日3次。用于风热感冒夹惊证。 5.4药物外治 5.4.1药浴疗法 (1)风寒感冒证。羌活30 g、独活30 g、细辛 15 g、防风30 g、苏叶30 g、白芷30 g、桂枝20 g、葱 白30 g、淡豆豉30 g。煎水3 000 mL,候温沐浴。1 日l一2次。 (2)风热感冒证。金银花30 g、连翘30 g、柴胡 30 g、桑叶30 g、大青叶30 g、薄荷20 g、蝉蜕30 g、栀 子30 g。煎水3 000 mL,候温沐浴。1日l一2次。 (3)暑邪感冒证。香薷30 g、金银花50 g、连 翘50 g、柴胡30 g、防风30 g、淡豆豉30 g、扁豆花 30 g、生石膏50 g、鸡苏散50 g、板蓝根50 g。煎水 3 000 mL,候温沐浴。1日1—2次。 5.4。2灌肠疗法 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尤其适用于d,JL不能服药 时。常用药:柴胡、生大黄、薄荷、荆芥、防风、石膏、 黄柏、黄芩、金银花、连翘等。外寒里热者可加桂 枝、细辛;夹湿者可加藿香、佩兰、苍术;夹滞者可加 枳实;夹惊者可加钩藤、蝉蜕。药物按小儿口服量, 加水浓煎至所需量(30一100 mL/次),做保留灌 肠,保留20—30 min。1日1—2次。 5.5拔罐疗法 在大椎、肺俞穴拔罐,1日1次。用于风寒感 冒证。注意:留罐时间不宜太长,防止皮肤烫伤。 5.6针灸疗法 5.6.1灸法 取大椎、风门、肺俞。用艾灸1—2壮,依次灸 治,每穴5—10 rain,以皮肤表面温热为宜。1日 l一2次。用于风寒感冒证。 5.6.2针法 取大椎、曲池、外关、合谷。用泻法,留针 15 rain,1日1次。用于风热感冒证。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中医儿科杂志》征稿启事 ‘中医儿科杂志>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科杂志。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中医儿科的研究动态、研究信息、典籍 整理、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专家学术思想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等,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凡省部级以上(含省 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级科研课题论文,一经审查合格即优先发表,且稿酬从优。 文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区邮政编码,并附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不写)、职称、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临床报道和科研项目文稿,均请附单位证明或加盏公章,以负责其内容的核实和保密审查。属基金项目 或科研项目论文,请在文稿篇首下方注明项目来源和编号。投稿同时请提交稿件的软盘,也可直接从网上投稿。E.mail: zyez@chinajoumal.net.cn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务必事先声明。请作者自留论文底稿,本刊一般不 退稿,请不要一稿多投。本刊收到来稿后,即可回复作者。我刊已加入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 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凡被本刊录用的文稿,将由我刊统一纳入数据网络系统,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预 先声明。稿件一经刊用,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包括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稿酬)。编辑部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定西 东路35号甘肃中医学院,邮政编码:730000;咨询电话:(0931)8765573。 《中医儿科杂志:}编辑部 一3一 万方数据 ...